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

脑瘤,硬脑膜下血肿、脑脓肿及其他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在初期主要是因病变邻近疼痛敏感结构被牵拉,移位或因感觉神经直接受压所致。在后期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被阻塞,导致颅内压增高,使远离病灶的对疼痛敏感结构被牵拉、扭曲和移位而引起头痛。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5%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恶心和呕吐  水肿  视神经萎缩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 布洛芬缓释胶囊 天麻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0——100000元)

温馨提示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治疗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病因

颅内压增高在颅腔内占有一定空间位置的肿块样病变。如脑肿瘤、脑脓肿和脑血肿。随着病变体积的增大,颅内压生理调节失代偿,其颅内压力超过正常值(80-180mmH2O),常伴有脑功能障碍。头痛。颅内压增高时其脑膜、重要的血管神经受牵拉引起。发病初起不典型,重时可逐渐呈持续性,甚至难以忍受。呕吐。是脑干移位和牵拉或肿瘤直接刺激延髓的呕吐中枢,呕吐呈喷射性,不伴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常在头痛剧烈时出现,呕吐后头痛稍缓解。儿童因肿瘤常发生在后颅凹,早期即可出现呕吐,易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玻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眼静脉回流受阻。

预防

1、本病与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治疗是本病防治的关键。避免有害物质侵袭(促癌因素) 就是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或尽可能少接触有害物质。

肿瘤发生的一些相关因素在发病前进行预防。很多癌症在它们形成以前是能够预防的。1988年美国的一份报告详细比较了国际上恶性肿瘤相关情况,提出许多已知的恶性肿瘤其外部因素原则上是可以预防的,即大约80%的恶性肿瘤是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改变而预防。继续追溯,1969年Higginson医生所作的研究总结出90%的恶性肿瘤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即是指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选择制作的食品、活动的习惯和社会关系等。

2、提高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力 能够帮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斗争。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肿瘤防治工作重点应首先关注和改善那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例如戒烟、合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任何人只要遵守这些简单、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识就能减少患癌的机会。

促进身体提高抵御癌瘤的免疫力: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最重要的是:饮食、锻炼和控制烦恼,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可帮助我们远离癌症。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对预防肿瘤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样有好处。另外有研究显示适当活动不仅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而且通过增加人体肠道系统蠕动而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在这里我们主要认识饮食在预防肿瘤发生方面的一些问题。

并发症

恶心和呕吐 水肿 视神经萎缩

头痛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及视乳头水肿 ,最后因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使视力减退或双目失明。

症状

局部头痛 颅内头痛 紧箍咒一样头紧 视乳头水肿 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头枕部慢性疼痛

约30%脑瘤病人以头痛为主要申诉,初期的头痛常位于病变的同侧,后期有颅内压增高 时呈现为弥漫深在的持久性钝痛 ,晨起较重,在咳嗽 ,大便用力或打嚏时头痛加重,一般不如偏头痛 或脑血管破裂出血时那样严重,多数不影响睡眠,随占位病变增大及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呕吐及视乳头水肿 ,最后因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使视力减退或双目失明。

根据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结合进行性加重的局部定位体征 及相应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检查

做头颅CT或MRI,了解病变的位置、大小以及转移情况。

造影:颅内病变治疗的前提是准确的诊断和精确的定位。脑血管造影(DSA)、磁共振(MR)检查是诊断颅内病变的主要方法。头颅MR图像能够准确显现颅内解剖的结构,但由于部分病变如较小的动静脉畸形在MR上显示不够清楚,不能确定病变是否存在,而DSA脑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颅内血管,被认为是诊断颅内血管异常的“金标准”,通过图像可以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但难以精确定位。MR与DSA图像融合技术可对怀疑颅内病变患者,行DSA脑血管造影并三维重建,发现病变或可疑病变区域,然后行透露MR增强扫描。将两个检查的图像传送到影像工作站,通过DSA/MRFUSION软件的应用将二者图像进行像素大小和层厚的匹配,进行图像空间对位与配准等然后相加、重叠,并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新的图像,从而使不同的术前准备影像相互完善和优势互补,增加信息量,形成全新的影像资料,有效避免误诊和漏诊,并准确定位,对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一般术前禁食12小时,做造影剂过敏试验,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和止吐剂。

诊断鉴别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相鉴别,头颅CT显示占位性病变,可资鉴别。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又称组胺性头痛,临床较少见。表现为一系列密集的、短暂的、严重的单侧钻痛。头痛部位多局限并固定于一侧眼眶部、球后和额颞部。起病突然而无先兆,发病时间固定,持续15分钟至3小时,发作从隔天1次到每日8次。剧烈疼痛,常疼痛难忍,并出现面部潮红,结膜充血、流泪、流涕、鼻塞,多不伴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头痛中可出现Horner征。发病年龄常较偏头痛晚,平均25岁,男女之比约4∶1。

紧张型头痛:又称肌收缩型头痛。头痛部位较弥散,可位前额、双颞、顶、枕及颈部。头痛性质常呈钝痛,头部压迫感、紧箍感。头痛常呈持续性,部分病例也可表现为阵发性、搏动性头痛。很少伴有恶心、呕吐。多数患者头皮、颈部有压痛点,按摩头颈部可使头痛缓解。多见于青、中年女性,情绪障碍或心理因素可加重头痛症状。

痛性眼肌麻痹(painful ophthalmoplegia):是一种以头痛和眼肌麻痹为特征,涉及特发性眼眶和海绵窦的炎性疾病。为阵发性眼球后及眶周的顽固性胀痛、刺痛或撕裂样疼痛,伴随动眼、滑车和(或)展神经麻痹,眼肌麻痹可与疼痛同时出现或疼痛发作后两周内出现,MRI或活检可发现海绵窦、眶上裂或眼眶内有肉芽肿病变。本病持续数周后能自行缓解,但易于复发,适当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疼痛和眼肌麻痹缓解。

症状性偏头痛(symptomatic migraine):缘于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头痛如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未破裂的囊状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缘于非血管性颅内疾病的头痛如颅内肿瘤;缘于颅内感染的头痛如脑脓肿、脑膜炎等。这些继发性头痛在临床上也可表现为类似偏头痛性质的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但无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大部分病例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或刺激症状,颅脑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病灶。缘于内环境紊乱的头痛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子痫或先兆子痫等,可表现为双侧搏动性头痛,头痛在发生时间上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部分病例神经影像学检查可出现可逆性脑白质损害表现。

治疗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 布洛芬缓释胶囊 天麻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0——100000元)

1. 对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如颅内血肿,因部位、大小不适合手术治疗者,应保守治疗,给予止血、降颅压、防治感染,同时给镇静、止痛剂等。对颅内肿瘤或转移瘤,若不适于手术治疗,可予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2. 给予提高机体抵抗力的支持疗法。   

3. 对脑脓肿除外科采用手术清除脓肿外,应积极抗感染、降低颅压治疗,适当应用止痛剂和支持疗法等。

护理

1、头痛患者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煎、炸食物以及酪胺含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乳酪、柑桔、酒精类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B1的谷类、豆类食物以及新鲜水果、蔬菜等。

2、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也是预防头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家庭成员要尽可能支持、理解、体贴患者,尽可能不要给患者以不良情绪刺激,以防诱发头痛。

3、基本的药物治疗知识也是头痛患者必须掌握的。平时休息不好或情绪波动时,可服用维生素B1、谷维素等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女性患者可根据月经周期的规律,找出容易引起情绪波动的时期,提前服用逍遥丸等中成药以调节;当头痛发作时,可以服用镇痛药,如芬必得、去痛片等,但此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以防其毒副作用的产生;也可服用安定片等镇静药,要注意充分休息。另外,热毛巾湿敷也是缓解头痛的有效措施。

饮食保健

本病较为特殊,不同的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由于原因不同,因此饮食建议也有所不同,具体饮食方案请尊医嘱。

1、宜吃散寒、清热类食物; 2、宜吃滋阴养血的食物; 3、宜吃有祛风功效食物。

鸭肝

葵花子仁

白果(干)

白扁豆

1、忌酒及酒类饮料; 2、忌高脂肪类食物; 3、忌辛辣刺激类食物。

啤酒

白酒

鹅肉

油豆腐

1、宜吃散寒、清热类食物; 2、宜吃滋阴养血的食物; 3、宜吃有祛风功效食物。

小麦粥

荞麦粥

杂粮粥

蔬菜杂烩粥

虾皮香芹燕麦粥

豆薯小米粥

玉米火腿粥

萝卜豆腐汤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