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血液病的认识

资讯 » 内科 » 血液科

中医对血液病的认识
2016-09-15 06:13:05

  目前白血病病人一旦确诊后,西医以化疗为主,但化疗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中药可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化疗的疗效,防止化疗的耐药性,提高机体免疫力,经正规系统的康血宁治疗后,可达到长期无病生存。

  在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中,血液病具有各自的概念、范畴及研究方向。

  现代医学认为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有血液异常改变的疾病。凡涉及造血系统病理生理并以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均属于血液病范畴。我们大体可将血液病划分为红细胞系统疾病、白细胞系统疾病,出凝血性疾病及其他一些疾病。

  古代中医文献认为“血”和“液”是两种东西。如《灵枢决气篇》中说:“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之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用“血”表示血液。血液的病变称为“血病”,如《素问?九部九候论》有“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之说。而“血液”与“营”、“卫”关系密切,《灵枢.邪客篇》中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又云:“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一样相关,如环无端”。血液的顺从赖于骨髓的坚固,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可见,古代血液的概念指“血”与“营”、“卫”关系甚为密切。血存于骨,行于脉。后也把各种出血征候称之为“血证”,清代唐荣川专著《血证论》是中医血液学第一本专著,晚清流传甚广,是影响最大的医著之一。直到民国年间,《中国医学大辞典》中也只列出一条“血”而没有血液这个名词。1926年谢利恒引进现代学说,首先认为“血”与“血液”是同一概念,他指出“血为人体流质之一种,灌注经脉之中,营养身体各部,且能排泄废物之液体,其色鲜红或暗赤,比水浓重,忧愁气,味咸,性能凝结,在血管及心脏中者,周流全身,谓之血液循环,由赤血球,白血球及血浆组成”。

  血液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或肝脾淋巴结肿大,属祖国医学"虚劳""虚损""血证""血枯""亡血""急劳""症积""瘰疠"等范畴。

  中医对血液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中医学认为,此类疾病的形成是由于素体正气不足,饮食失调,后天营养失衡,情志抑郁,脾胃虚弱等因素致使精亏血虚,正气虚损,又感染理化及生物等外邪所伤,各种因素均致气血化生不足,内不能养五脏,外不能御邪固表,终致气血阴阳虚衰而引起各种疾病。

  中医学所讲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不节,房劳过度,邪毒等伤及气血脏腑,尤是影响到肝脾肾及骨髓,因而出现血虚及虚劳诸症。例如风寒可以直中三阴,三阴包括太阴脾经、少阴肾经及厥阴肝经,使肝脾肾三脏受损;七情妄动,大怒伤肝;思虑过度,伤及心脾;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房劳伤肾,使肾之阴阳亏损;邪毒(包括化学、生物类有害物质)入血伤髓。当这些致病因素影响上述脏腑及造血功能时,不仅出现本脏症状,还会出现血虚征候。《皇帝内经》记载:"精气内夺则积虚成损,积损成劳"。《类证治裁》记载:"凡虚损起于脾胃,劳瘵多起于肾精",也说明这种虚损病由于精气内夺引起,并与脾肾有关。精气气血是人体正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如《内经》记载:"邪气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血液病人易感染发热,气虚不能摄血,阴虚又生内热,以及外感发热,热伤血络或迫血妄行,皆可引起出血。这是血虚、发热、出血三方面症状的发病机制。

  根据血液病患者乏力、头晕、心悸,易外感发热症状体证,血液病当属祖国医学的"虚劳""血证""温病"的范畴。又与"急劳""热劳""血枯"相似。

(实习)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